首页影师开示明影法师: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

上篇  下篇

明影法师: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

2025 年 09 月 15 日

为了方便大家全面了解因果法则的复杂性和微妙性,我采用了一些新的名词。这些名词并未全部严格遵循经论和各宗的传统教理,而是依据佛法的总原则,临时做出的通俗解释。如上次讲到的四种缘起——根本缘起、世谛缘起、真谛缘起和中道缘起,其内涵与古来传统不能简单对应,大家一定要“依义不依语”。

 

佛陀在两千多年前给古印度人开示的教法,对今天的我们来说,在名词概念的理解上,往往很难准确把握。更有甚者,有些人学了一辈子,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还是错误的。这是因为我们现代的人文环境、思维方式,与古人相距很远。

 

我们由通俗了解佛法道理,到依据佛陀亲口说出的经典,以及权威祖师的注解和论典,建立传统、准确、系统的正见,是一个非常艰苦的智慧探索。我希望通过这个课程,能够帮助大家开始这一过程。

 

今天,我们以“世谛因果”为核心,对多重缘起的浅深关系再作一番详细讨论。首先从世间因果谈起,因为这是我们的教育基础,也是我们研究真理的起点。

 

一、世间因果

 

可分为“天道”与“人道”两个层面:

 

天道:涵盖儒家、道家以及古印度教中的禅定智慧。

 

所谓天道,即天人合一之道。通俗的理解,是指以人的存在养成天的德行。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整体超越作为欲界人道的局限,不断提升人生格局与道德素养,提升对欲望、情绪、心念的认识和管理能力,直接启发生命内在的禅悦法喜。它不仅让我们在人间就能体验到天人的快乐,也为来生进入天界无限广大的生命境界,打下了基础。这是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已经存在几千年的智慧传统,不是人间的发展创造,而是源自天人的智慧。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依据。

 

人道:包括宗教、哲学、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。

 

人道因果属于人间的智慧,代表了相对客观的真理体系。有些宗教虽然信仰神明,但如果只是以人的角度,而且没有禅定智慧,这样的宗教就仅属于人间的信仰传统。他们是以人的存在、人的欲望、人的认知与经验为基础,建立对世界的认知、对人生的安排,因此不管如何发展,都不能超出地球人类特有的局限性。这与禅定智慧性质不同。禅定智慧能够整体提升人的生命状态,世间的百科知识则是以人的智慧去认识世界。这也是蛮重要的问题,禅定传统在当今世间文化中基本失传。

 

当今的人类社会,严重缺乏心灵智慧教育,缺乏整体提升生命内在状态的文化系统,是一个高度世俗化的时代。整体来讲,宗教呈现衰落之势。正因为这个原因,人类正在遭遇重大挑战。人类在思想、智慧上逐渐扁平化,虽然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,但与全球化相适应的道德素养、责任担当远未形成。

 

儒家讲:宇宙中事无非己事,己事无非宇宙中事。依据这一观念,就可以建立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伦理。现在全球化的发展,严重缺乏这样的文化。大家看到的更多是利益追逐,鲜有全球性的责任承担意识。人类拥有的才能、技术与物质条件,已经与道德素养严重失衡,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。

 

二、出世间因果

 

四圣谛“苦、集、灭、道”(声闻乘);十二因缘的生起与还灭(缘觉乘)。

 

不管天道还是人道,都在三界内。以有限的经验和智慧认识世界,这是我们三界内凡夫的共同局限。出世间的因果,就是声闻、缘觉乘的教法。“苦集灭道”,这是四圣谛的教法。“十二因缘的生起与还灭”,是缘觉乘的教法。破除我执,息灭轮回,放下对三界内一切现象的执着,证入涅槃。

 

站在真俗二谛的角度,在四圣谛中,灭谛是真谛,苦、集、道三谛属于俗谛。苦谛与集谛阐释世间之苦及其产生的原因,道谛虽是出离苦的因,但只有证得涅槃(即灭谛)才能超越三界的苦恼,证入真谛。这是声闻乘的涅槃。

 

十二因缘揭示了生命的流转机制:从过去生到今生,再到未来生,这叫世间的因果,属于世俗谛。“无明灭则行灭”,息灭轮回,息灭十二因缘的发生与相续,这是十二因缘的还灭,能证入辟支佛果,属于真谛。

 

天道、人道仍然系于三界内,四圣谛、十二因缘则是超越三界的智慧。这是凡圣的不同。但是,相对于大乘来讲,声闻与缘觉乘的教法是有局限的,因为没有通达三界内外的一切规律,也没有真实地证入本有的真性

◎ 根据2020年明影法师讲《因果法则》整理,题目为编者所加。

上篇  下篇

版权所有:中国湖南药山寺 感恩尊重知识产权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