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影师开示佛陀在人间(11)║ 用财富改造心灵世界的人

上篇  下篇

佛陀在人间(11)║ 用财富改造心灵世界的人

2018 年 12 月 01 日

“  给孤独长者是佛陀座下布施第一的尊贵长者。两千多年来,随着佛教的发展,长者动人的故事也传遍了世界各地。”
 
祇树给孤独园是佛教史上最重要的寺院之一,据记载,佛陀一生有20个夏天都在祇树给孤独园生活和讲法,而它的诞生离不开佛教史上一位重要人物——须达长者。
 
须达长者是舍卫国的首富,天性乐善好施,因长年救济孤独无助的人,大家都称他为给孤独长者。须达长者在初见佛陀时就放下了我执意识,成为开启内心智慧的初果圣贤。他深刻体悟到佛法的智慧,发愿一定要为佛法的传播竭尽所能。
 
佛陀弘法初期,比丘们在树林、洞穴、山谷、墓地等地随意栖息,居无定所,生活艰辛,之后有了竹林精舍这个佛法传播的道场。须达长者希望在自己的家乡也能有一座这样的寺院,佛陀接受了他诚恳的建议。
 
须达长者看中了太子祇陀的美丽园林,祇陀原本不舍割爱,说除非以铺满整座园林的金币来交换。他万万没想到,须达长者真舍得为此付出万贯家财,拉来了一车车的金币。太子祇陀被他的虔诚打动,终于决定让出这个园林。
 
寺院建成后,须达长者马上迎请佛陀和僧众们的到来。因为是给孤独长者布施的园,祇陀太子布施的树,所以佛陀就用他们两人的名字,把寺院命名为“祇树给孤独园”。


祈园精舍遗址
 
经典记载,须达长者用自己三分之一的财富买下了太子的园林,又用三分之一的财富建造了寺院房舍,并让仆人们管理和照料寺院的后勤事务。此外,他每天在家里供养成百上千的比丘们用斋,同时继续不计个人得失地接济贫苦无依的人。他把生意全部交给了儿子打理,可儿子的经营开始并不顺利。像这样,每天花钱如流水,只出不进,长者很快就家道中落了。
 
负责财务的管家看在眼里,一再建议须达长者必须减少布施的支出,多用心在生意上,但每次都遭受到了长者的冷面回绝。管家只好再去劝说夫人和几个孩子,但须达长者的家人们亦非凡品,也都全力支持长者布施的修行。因为管家一再阻碍长者的布施,长者一怒之下,断然把他赶出了家门。
 
管家离开须达长者的府宅后非常苦恼,回想起几十年和长者一家的感情,管家很为自己的不智而后悔。他只好去找佛陀忏悔,佛陀慈悲地接受了管家的皈依,指点管家去拜见国王,让波斯匿王帮他说情。
 
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是须达长者的朋友,听管家一说非常担忧,他可不愿看到深受尊敬的仁慈首富沦落得衣食无着,但他也深知须达的个性。
 
国王问管家:“你有办法讨回须达借出去的巨额财产吗?”
 
管家无奈地回答:“没有办法,大王!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已被长者抛弃了。”
 
“我派司法大臣和财务大臣帮你去讨债,如果能将财产讨回,我就让两位大臣送你回须达府上。”
 
须达长者如今已是一贫如洗,每天只能以清汤寡水布施穷人和供养比丘们。一天早晨,全家人只剩下仅有的一锅稀粥。没想到,粥刚煮好,一队比丘来到门口,全家人毫不犹豫地让比丘们满钵而去。锅中只剩下一底稀汤,仆人们正准备盛给主人时,舍利弗和目犍连悄然出现在门口,老夫人亲自端了米汤给两位长老,两位长老欢喜而去。回转身来,老夫人将最后一碗稀汤盛到了须达长者的碗中,可此时,佛陀罕见地出现在了府宅门口。须达长者满怀感动,将仅有的一碗稀汤欢喜地倒在佛陀的石钵中。真是因缘奇妙,长者刚刚把稀粥倒在佛陀的钵中,管家在两位大臣的陪伴下,拉着十几车金币,浩浩荡荡地赶到了佛陀和须达长者面前。


给孤独长者塔遗址
 
须达长者一生倾尽家财,全身心地投入到精进布施的修行中,无人可以动摇。当然,人心是复杂的,善意的布施不一定都能获得圆满的结果,须达长者也有一次痛苦的拒绝经历。
 
长者有个侄子,年轻时就继承了巨额财产,因为不务正业、挥霍无度,终日沉迷酒色,很快就耗尽了家财。他来向长者要钱,长者给了他一千金币,并耐心劝他用这笔钱去做生意。但没多久,侄子把钱花了个精光,又来找长者,长者再拿出五千金币,郑重地告诉侄子,从此断绝叔侄关系。
 
没多久,五千金币又被挥霍一空,侄子接连几次再来找叔叔,都被长者严辞拒绝了。后来,侄子的下场很凄惨,在城墙边病饿而死,尸体被人扔到了垃圾堆里。得知这个消息,长者心里很不安,他问佛陀,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,如果当时再度容忍侄子,是否可以避免这样的结局。佛陀告诉须达长者,他侄子的贪心就像无底洞一样,是他自己的恶习造成了悲惨的人生结局,没有人能改变。
 
须达长者的一生,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圆满。他和夫人育有三女一子,夫人和女儿很快证得初果。儿子开始只对经营生意有兴趣,在须达长者耐心引导下才逐渐亲近佛陀,不久也证得了初果,他因追随父亲乐善好施,被尊称为小给孤独。一家人都有清净而超越的智慧,对于布施的利益自然心知肚明。
 
因为精进的布施修行,须达长者获得了非常可贵的生命成就。他一生遇到三次重病的折磨。第一次重病时,佛陀派侍者阿难尊者前来探望,阿难尊者问他一生中是否做过违背圣戒的行为,长者沉吟良久,诚恳回答,自从见到佛陀后,没有任何不当的言行。阿难尊者又问他是否对三宝和圣戒存有怀疑,长者回答没有任何疑问。阿难尊者告诉他,这是已证初果的圣贤境界,应该庆幸,不应为病痛而焦虑。须达长者顿感欣慰,身体不治而愈。
 
长者第二次重病时,舍利弗尊者来看望他,鼓励他把注意力放在对三宝功德的忆念上,以禅修来转移病痛的折磨。须达长者按此指导用心禅修,很快放下了焦虑,再次不治而愈。
 
第三次重病时,佛陀派舍利弗和阿难一起来看望他,舍利弗一看便知长者寿命将尽,于是指导他一心禅观,观察身体和世界的无常无我,先放下对一切事物的执着,进一步放下对一切心理感受的执着。须达长者用心禅观,不禁热泪盈眶。阿难尊者问他是否心里难过,长者回答,是因为体验到了更清净的佛法境界,因感动而落泪。之后,他满怀着感恩与幸福,平静地离开了人世。
 
给孤独长者是佛陀座下布施第一的尊贵长者,两千多年来,随着佛教的发展,长者动人的故事传遍了世界各地。
 
作为护法居士的典范,他不仅通过修行布施完成了自己的生命觉悟,而且将个人的生命融进了佛陀弘法利生的无尽事业中。给孤独长者的圣像供奉在很多寺院的伽蓝殿内,受到世世代代信众们的礼敬,无声无息地发挥着净化世道人心的作用。

上篇  下篇

版权所有:中国湖南药山寺 感恩尊重知识产权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