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影师开示佛陀在人间(14)║ 波斯匿王的问法

上篇  下篇

佛陀在人间(14)║ 波斯匿王的问法

2019 年 01 月 23 日

“他是佛陀的护法君王之一,勤学善思,性情率真,心地宽厚”
 
波斯匿王是古印度拘萨罗国的国王,他与佛陀同龄,与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一起,是佛陀两位最重要的护法君王。拘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在当时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,佛陀一生有20多个夏季在舍卫城居住弘法,和波斯匿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佛教经典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波斯匿王向佛陀问法的故事。
 
波斯匿王第一次到祇树给孤独园拜访佛陀时,看到佛陀年龄不大,就坦率地提出疑问:“世尊啊,有些修行者一生苦行求道,都没有声称自己已经觉悟成佛,您如此年轻,是怎么获得觉悟的呢?”
 
针对这个轻慢的提问,佛陀很直接地告诫道:“尊贵的大王,世间有四事不能轻视,一是年幼的王子,二是初生的毒蛇,三是星星之火,四是年轻的沙门。王子虽然年幼,却是未来的一国之君,现在为国王所守护,具有一国之权威;初生的毒蛇虽小,却能伤人性命;星星之火虽弱,但能起燎原之势,城镇与山林都可因之而毁灭;沙门虽然年轻,却是德行与智慧的践行者,只要依八正道修行,很快就能获得觉悟。一个人的觉悟不是年龄决定的,没有正见的人,苦修百岁也难以获益。具足正见,如理修行,年少沙门也照样能破除无明。”
 
大概从未有人如此睿智地回答过他的质问,波斯匿王的骄慢之心一下子被折服了。自此以后,他经常来祇树给孤独园听佛陀讲法。


衹园精舍遗址
 
舍卫城是各种宗教荟萃的文化中心,很多宗教领袖都是波斯匿王的座上客。有一天晚上,波斯匿王连续做了16个恶梦,梦中听到4种恐怖的怪叫声,令他十分惶恐。他向掌管祭祀的婆罗门请教,被告知国家将有灾难降临,需要祭祀神明才能转危为安。但婆罗门开出的祭物清单是骇人的,不但需要宰杀大量的牲畜,还要用4个活人来祭祀。负责祭祀的人开始忙着准备祭品,暗自为有机会大发横财而兴奋不已,但有同情心的人们却为此议论纷纷。
 
摩利迦王后耐心地劝谏国王:“大王,这么重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去请教佛陀呢?”于是,波斯匿王立刻去拜见佛陀,讲述自己的梦境和忧虑。佛陀告诉他,国家并无灾患之忧,恶梦中的怪叫声也不是不祥之兆,而是舍卫城中的4个穷凶极恶之徒在死亡折磨下的哀号惨叫。用生命祭祀神明是愚昧的恶行,不但于国家无益,反而会带来恶果。身为国王,要爱民如子,慈悲保护生灵,不奴役和伤害臣民,这才是国家吉祥平安的源泉。波斯匿王听了佛陀的开示,心开意解,避免了一场伤天害理的愚痴活动。
 
后来波斯匿王几乎每周都来拜访佛陀,因此,经典中也记录了许多他们两个人生活化的谈话场景。
 
有一天,波斯匿王礼敬佛陀后,退坐一面,因为过于肥胖而气喘吁吁,浑身冒汗。
佛陀关心地说:“大王啊!您太胖了!”
波斯匿王无奈地说:“是啊!世尊。我是太胖了,为此很苦恼!”
于是佛陀用诗偈开示大王:“人当自系念,饮食知节量,是则诸受薄,安消而保寿。”
波斯匿王接受了建议,每次餐前都让侍卫给他念诵佛陀的减食偈语,严格地节制饮食,身体很快就瘦了下来,恢复了英武的体魄。
 
另一次,波斯匿王正和佛陀在一起,侍卫前来报告公主降生的消息。波斯匿王听后并不高兴,因为他一心希望和摩利迦王后生个王子。当时的古印度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很严重,但佛陀的态度与世俗不同。他告诉波斯匿王,品德卓越的女性有时会比男性更优秀,不要因为生了公主就轻视王后,只要从智慧、慈悲、贞洁、诚实四个方面培养公主,公主将来就能成为优秀的王后,并养育出卓越的国王。波斯匿王接受了佛陀的建议,认真爱护和教育公主。后来佛陀的预言一一实现,公主长大成人后,嫁给了摩揭陀国国王,并把王子培养成了伟大的圣贤君主。
 
还有一次,波斯匿王和摩利迦王后坐在阳台上聊天。他问王后,在这个世界上,她是否有比自己更珍爱的人。国王期待着王后告诉他,她爱国王胜过爱自己。但王后认真思考后诚实地回答,虽然她深爱着国王,但她最爱的还是自己。看着国王失望的表情,王后反问国王,他内心最爱的是谁?经过反省,波斯匿王也终于承认,他最爱的也是自己。经过这一番讨论,波斯匿王带着困惑来向佛陀请教。
 
佛陀开示国王,世间每一个凡夫,都是以我执意识为中心的,每个人最爱的都是自己。正因如此,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,不要互相伤害;每个人更要自尊自爱,为自己的人生负责。
 
拘萨罗国和摩揭陀国分别位于恒河的北岸和南岸,波斯匿王和频婆娑罗王友谊深厚,两个国家世代联姻,频婆娑罗王的王后是波斯匿王的妹妹。然而世事无常,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王发动政变,登上了摩揭陀国的王位,逼死了自己的父王,并多次来势汹汹地侵犯拘萨罗国。面对外甥的进犯,波斯匿王亲自率军迎战,每次打完仗,无论胜负,他都来拜见佛陀,向佛陀讲述作战的情况。
 
佛陀开示大王:“战胜增怨敌,败苦卧不安,胜败二俱舍,卧觉寂静乐。”战胜敌人就会增加怨恨,战败了就要忍受痛苦,只有将胜败置之度外,才能获得内心的安乐。波斯匿王很快就放下了对胜败的执着,在最后一次和阿阇世王的作战中大获全胜,生擒了这个暴戾的外甥。但心地宽厚的波斯匿王并没有伤害他,而是在佛陀面前释放了阿阇世王,与摩揭陀国重新缔结了友好关系。
 
无独有偶,拘萨罗国后来遭遇了相似的劫难。波斯匿王的一位王妃是释迦族女子,生有一子名琉璃。波斯匿王晚年到迦毗罗卫国看望佛陀时,琉璃王子趁机篡夺了王位。消息传来,随行大臣当即掳走老国王的权杖,弃他而去。年事已高的波斯匿王仅在一个仆人的陪伴下,跌跌撞撞地来到摩揭陀国的都城,意欲向阿阇世王求援。但刚到王舍城外,就因劳累过度,含恨而终……
 
波斯匿王勤学善思,《楞严经》和《阿含经》等众多佛教经典中都留下了他向佛陀问法的记录。他对佛教的推广传播居功至伟,他和佛陀的精彩对话,直至今天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。



原载于《环球人物》杂志

“佛陀故事”专栏

2018年第15期

 

上篇  下篇

版权所有:中国湖南药山寺 感恩尊重知识产权
China Hunan YaoshanTemple Thanksgiving and respect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